成都市华美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文档打印 数据链接: /server/list/hh/read.asp?id=90&page_no=0&y=tut    时间:2025-05-05 18:59:46

       最近一段时间,“交通大整治”成了市民闲谈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关键词,许多市民收起了侥幸之心,规规矩矩开车,老老实实走路。许多驾驶员朋友笑称“以前想怎么开就怎么开,现在竟然不知道怎么开车了”。这就对了,从不适应到适应,让“文明出行”真正在民众中间“走心”,也许是管理部门掀起“交通大整治”的初衷吧。  

  “交通大整治”确实带来了“交通大改观”,谁都希望这样的良好局面能长久维持下去。但是,不少人担心,一旦撤下一部分警力,还能继续保持成效吗?这个问题确实引发过大讨论,因为即使在“整治之剑”高悬的当下,还是有许多人在和执法者玩着“猫捉老鼠”的游戏,本报前几天曾经刊登过一张对比照片,某个十字路口,当交警站在路口,所有的非机动车主们都乖乖地停在白线后面等绿灯;一旦交警离开,同样的场景,立时就有“胆大者”视红灯为无物,飞驰而去。这样的对比,相信在许多城市街头每分每秒都在上演,而人力终究是有限的。
  针对这样的“当面一套、背后一套”,除了加大执法力度,我觉得适度地曝光也许是有效的。黄浦警方日前就曝光了12名闯红灯行人,这些人的大头像同时登上微信公众号。这样的一种曝光,相信会让很多闯红灯的人心生犹豫。在有些人眼里,也许他们不怕扣分,不怕罚款,但对媒体的曝光,对不良信用“污点”的记录,还是有所顾忌的。当然,无论是媒体曝光还是纳入征信系统,都不是交通整治的最终目的,只是一个手段而已,不过,这些手段如果能在短期内纠正一些交通违法人员的行为,我觉得还是有推广的必要。


 2024-05-09 17:40:03 2024-05-09 17:39:25 张怀朋
 2024-05-09 12:22:51 2024-05-09 12:21:48 文可良
文件签字信息采用数字加密存储,获取更多资料请扫描上方二维码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