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速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,但很多司机不知道,“开慢车”也容易引发事故。 开慢车并不能和安全行驶画划上等号,车速过慢不仅易致事故,还会对爱车造成损害。 在一些有最低限速的道路上,车辆如果以低于最低限速的速度行驶的,将面临被交管部门处罚。 案例 时速保持40公里 新手被追尾 今年上半年,市民李先生才考取了驾照,9月买了新车后,李先生也成为众多新手司机中的一员。 “不管有没车,我就开40(公里/小时),总不得出事。”为了安全,李先生给自己定了个“驾车原则”,时速不超过40公里。两个多月来相安无事,李先生很满意。 上周五,李先生下班后驾车回家,经过晚高峰的排行,快到家时已经很疲惫。一路上,李先生坚持时速40公里原则,在开到东三环外后,车道变宽,路况变好,他依然没有提速。看着车后一辆辆车闪灯、超车,李先生选择变道靠右行驶,“我把路让出来就行了。” 意外的是,经过一个路口时,后方一辆黑色轿车突然加速超车,李先生下意识踩了一脚刹车,“砰”一声被后方红色轿车追了尾。
调查 高速上“开慢车”易引发事故
在取得驾照之前,不少学员都听到教练的嘱咐:“要不想出事故,一个字‘慢’。”开快车确实容易引发交通事故,但调查证明,开慢车也不见得安全。 “车辆在路况较好的主干道、高速公路上慢行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行为。”成都市交管局民警说,许多新手或对路况不熟悉的驾驶员在行车时速度都会比较慢,尤其是在路况较好的路段以大大低于其它车辆的速度行驶。实际上,开慢车会影响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,容易导致超车的车辆或其它车辆追尾、擦挂等交通事故。 此外,高速公路上开慢车除了可能会带来的安全隐患,还面临被交警处罚。民警说,根据今年实施的公安部123、124号令的规定,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低于规定最低时速的,将面临记3分和相应罚款处罚。
支招 行车速度“随大流”最安全
民警说,开慢车不仅会对其它车辆造成影响,对车辆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耗。长时间开慢车,发动机转速始终不能达到最佳工况,缺少车辆惯性作用,长时间处于喷油做功的状态,油耗自然会升高。同时,开得慢经常导致熄火也会对车辆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。出于安全考虑,选择正确的行车速度,将规避行车途中的安全隐患,同时保护自己的爱车出现不必要的损耗。 如何确定正确的行车速度?民警说,“随大流”是一种较为稳妥的做法。道路限速70公里/小时时,一般车辆的行驶时速在60公里左右,与车辆保持相当的车速是相对安全的,“单车车速与整体车速的差异越大,行车安全系数都会降低,发生擦挂或追尾的危险性越大。”
提醒>>> 以下情况需“慢行”
*遇到前方有交通事故时,减速慢行,注意避让。同时,开启转向灯对前后车进行提示。
*途经学校门口时要慢行,小孩子观察路面情况时并不会像成年人那么细致,很容易发生孩子突然跑出的情况。
*过一些没有信号灯的小型路口,容易出现行人和非机动车过街,或垂直方向行驶的车辆。为避免与其发生碰撞,经过路口时应减速慢行。 |